白开水当下午茶

Tuesday, June 23, 2020

前几天把遗忘在朋友的店很久的《挪威的森林》下册带回家了。
我记得上次是用了很长的时间读完上册,这次就把时报出版的青色封面下册带回来了。
『也许这次可以一下就读完了。』离开朋友充满咖啡香气的店,我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这样想到。

不知道是特别设计亦或是所用材质促成的有趣意外,两本《挪威的森林》上下册的封面都可以像镜子一样反映出读者的脸,但当然没有如真正镜子一样反射光到很清晰。
只是不管是打开书之前,还是合上书本之后,我们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脸。
我宁愿相信是书本的设计,因为这整本小说在讲一个迷失内心、迷失在世界里的故事。

於是封面也许是刻意的伏笔,如果你也像小说里的人们一样,找不到自己和内心的安适所,不要疯狂朝外探索,看看自己。
和自己的心聊聊吧。

就好象把耳机插在笔电,要寻找声音来源,可是原来音乐来源是你脑海里的旋律。
里面有人在唱,你不知道。

为什么有时候星座是很多人的依靠?
读起来很有意思的文字有很多人追捧?

也许最终让我们臣服的不过就是,我们觉得在那星座描述了好像读到了自己;看起来很厉害的文字里在描述的也是自己。
啊,对嘛!
就是这个,我所相信的。

然后过了大概一个小时、一天、之类的,如果是从网络看来的,多巴胺分泌结束之后我们回到日常吃饭上厕所睡觉,估计就忘了那段话。
为了让自己再开心起来、多一些心安理得,於是再次打开手机,看回本来的那些心灵鸡汤和星座运程,想东想西,度过一个下午。

不要怀疑,我有一阵子就是这样的。
像一个被困在泡泡里面的人,以为自己所想都会发生,一会儿笑一会儿低落。

科学教的事物都太有趣了,可是没有教我们怎样安抚自己的心,怎样勇敢和善良。
只是在理解科学之后,更可以以多方面的角度去看事情。

我还在读《挪威的森林》,里面有些描述的桥段会撕裂我所有对于这个世界和两性的理解,可是不就这样的吗?
都需要在撕裂一次才可以重铸更为宽阔和富有包容性的眼界和思想。
像家里最近在装修厨房,都是要打掉原有的墙拆掉所有本来的设备等,才可以重新建个新的、更舒适的空间。

今天把白开水当下午茶,淡淡的水,其实也很有味道。

一些无有章法的文字,读到这里的朋友,愿你,可以在日常的摸索和在书中游走的当儿,慢慢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