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生命,谈人生。
Saturday, April 19, 2014
人生,仅是简单的两个词拼在一起,便是一篇写不完的精彩故事。
何谓人生?我想这个问题历经千万年,都不会有准确的答案。当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高中生会挥笔写下人生的灿烂,成天埋首于事业的中年人会感慨人生的悲哀,街边买菜的大婶每每会张口就叹道:”人生啊…” 然而,那些真正内涵丰硕,阅历无数的人,却往往不愿多谈人生。是因为人生太浅薄?还是因为人生太难理解?这些猜测或许要等到一个人领悟到生命与人生之间的道理时才发现人生的美妙永远都无法用言语注解、下定论。每一个人对于人生都有不同的理念,因为他们在人生路上遇见的事物都不同,他们受到的考验,也只是被自己的际遇所牵扯。这也就是我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在这里讨论人生的原因。
毕竟我的人生路啊,还有很长。
生命很奇妙,它存在偌大浩瀚的宇宙中,循环着,轮回着;它来回游荡在你我的呼吸之间,欢笑着;它让世间的爱永远飘移在各个角落;它不曾湮没在任何地方,它是永恒。如果说生命是宇宙的所有,那么人生就仅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人的生命是最为奇妙的。打从我们出生的那声呱啼开始,我们的生命就掀开了序幕,由父母喜极而泣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透入了金黄色的光芒。这世间上的人们,仿佛在降临世界的瞬间,就开始在和时间比赛。我们从摇摇欲坠学习行走开始,再踏入有笑声泪水的学校门槛,然后走进自认美好的社会,最终在经历挫折、汗水与成就以后,逼不得已被带着镰刀的死神拖进了坟墓。想来似乎浮生一梦,但事实上,忽略每一个结果之后,那些生命过程,才是我们在回归土地的那个时刻,凝聚在嘴角的那抹释怀笑容。
生命为何是永恒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生命是所有。世间大多数的生物都会经历死亡,但同时也会经历出生。一切都在循环再循环,没有任何不公平。身为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享受生活。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与教育家,是在黑暗中摸索长大的。在沙利文老师的影响下,她克服了本身的障碍学习了许多事物,她变得热爱生活、完成了一系列著作,投入慈善事业,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海伦·凯勒的精神让我们敬佩,也同时学习到了许多。尽管她已经离世了,但她却依然得到世人的赞赏,她所做的依然留在这世界上不曾消逝,她的话语,她的书籍,依旧影响了许许多多迷茫的人。这,就是生命的奇妙,这,也是生命不曾消失的例子。
生命得之不易,唯有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我们才能使生命更美好地延续下去。有人将生命比喻成一杯咖啡,在开始入口的瞬间是苦涩的,但之后残留在嘴里的余香,却是久久挥之不去。我们必须要珍惜每一个沐浴在煦暖阳光中的时刻,坦然面对下一秒或许会坠入黑暗的可能性。我们人一开始是独自前来,甚至离开时也是孤单一人地走。然而,那些闯入我们生命的人们,皆是让我们感悟,使我们得到满怀欢乐、泪水及成长的人。佛说,上辈子五千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们必须在生命建在之时爱护身边的人事物,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以后的旅途,究竟还有没有相遇的机会。而在接触他们之后所学到的,也将成为我们这一生的所有。
许多人对死亡都有一定的恐惧,我们谈论事业、爱情、家庭,却独独会把这最重要的过程给特意忽略,甚至想要逃避它。但对于我来说,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有那么一本我很喜欢的书,叫做<相约星期二>。这真实故事里的主人公莫里,是个令人尊敬、仰慕并且睿智的教授。他在人生即将完结的那些日子里,给学生米奇上了最后14堂人生课。这些课程不仅仅是给米奇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也让世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改变了错误的价值观。莫里曾经说过:“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但可没有愿意相信。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是吧,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生活,没有去真正体验世界,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然后不知不觉让生命耗尽。莫里教授展现出的睿智也许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习得来,也无法很快想清楚,但只要谨记时常拂去外表的尘埃,我们便能够看到生活的真谛。
衡量生命的价值,不是在于它的长短,而是在有限的时光里,它是否曾经精彩过。若想要维持生命的永恒,我们便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去不吝啬地付出,为世界注入一些美好的东西。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生命旅程,在即将离去的时候,毫无遗憾地露出微笑,迎接下一段旅程的到来。我想,或许生命就是宇宙中无穷无尽的星球轨道,而我们都在围绕轨道的小小星球。我们不停地绕着转,却在最后发现重点也是起点,我们又再次回归那个熟悉的地方,回到平静。我想人生,便是让我们尝尽酸甜苦辣的一个过程,在苦尽甘来之后我们会成长,然后带着结果离开,最终成为无际宇宙中默默闪烁着璀璨光芒的一员,让生命延续下去。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