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呢
Monday, October 09, 2017想寫一篇,關於你我都能為世界小小付出的文章。
最近在趕着作業,搜尋關於自然界動植物演化的資料的同時,
也碰巧讀到大象也許就在我們眼前開始演化的新聞和報告。
人類掠奪象牙的方式非常非常殘忍,搜索到資料照片時真的讓人好心痛。
所以為了存活,愈來愈多天生沒有象牙的非洲象出世了。
缺少了象牙像是少了右手,在大象的日常中它們需要利用象牙來探索食物和水源、保衛自己還有吸引伴侶,缺少了象牙,就是一只殘廢的象。
但它們也許意識到,與其被人類搜捕殺害直至滅絕,還不如先捨棄貪婪人類需要的東西。
這是最絕望的辦法了。
往外看的確有很多拯救自然界的辦法和行動,但往往最後因為牽扯到人心的負面價值觀還有人類本身的生存需求,要做到百分之百很難。
比如為了開發更多棕櫚樹,在馬來西亞已有大部分面積的森林被砍伐。但通常呼籲停止破壞森林的同時棕櫚樹果實又是非常有價值的產品,幾乎我們的日常離不開它們,製作麵包、烹煮油、清潔用品甚至汽車燃油。
但砍伐森林改種植一整片的棕櫚園給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這些利益還要大。
但砍伐森林改種植一整片的棕櫚園給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這些利益還要大。
在東馬,人猿和蘇門答臘老虎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儘管國際組織大肆批評,好多開發商還是無動於衷。
有人在為平衡棕櫚業的發展和自然界的保育而努力著,
那身為小小人民的我們,能做什麼?
減少購買油棕產品、認真去看了解自己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食用的產品來源,使用對環境友善的物品,
這些都是我們能做的啊
從幾個人開始到影響更多人,後續的效應是無法預測地大的。
舉起大字報抗議給予那些利益為先的發展商壓力?
有能力籌辦的時候,我還真的會去做。
我們吃和用是為了存活,但改成以自己生在其中的環境地球為主的生活習慣是為了能『更久』的存活。
已經忘了從何時開始,我開始在拒絕使用朔料吸管。
一根小小的吸管,對一個使用者來說不算什麼,那是便利也是習慣,
但如果地球上百分之四十的人每天使用一根吸管,後來堆成朔料垃圾的量大得驚人。
實際上也是這樣,
據統計每一天美國的朔料吸管使用量是500000000萬根,但這數據單單只在美國!
一跟吸管因為小,反而不被重視,
可星星之火都可以燎原,那小小的朔料吸管造成的後果也不容小覷。
它們甚至跑進海龜的鼻孔裡了。
我們一開始究竟是為什麼要使用吸管?
的確,嘴直接碰到杯子對於一些人來說不是舒服的喝法
沒錯,有吸管在,邊走路邊喝飲料會變成很方便的一件事,
可是即用即丟的吸管,我們就減少使用吧。
現在市場上推出了玻璃和鋼製吸管,開始使用重複性使用的吸管也是我們能做的。
吃素是最直接最簡單的一種環保行動,
目前為止仍然無法成為純素食者的自己,開始做的是一星期五天都吃素。
https://www.ted.com/talks/graham_hill_weekday_vegetarian#t-225162
https://www.ted.com/talks/graham_hill_weekday_vegetarian#t-225162
可以達到多少就往那裡去。
一天一餐素,一星期一天也好,小小付出,也是力量。
減少肉類的供應量,不讓為了農業和畜牧用途而消失的森林面積繼續擴大;
不浪費更多在農業中浪費的水資源;減少糧食不足的危機;也讓你的身體更健康。
走進商場我們總是容易被各式各樣的產品所吸引,
然後不知不覺再為家裡添上幾件衣服、化妝品或者是不必要的用具。
但我們一個人,究竟需要擁有多少件物品?
因為每個星期都會清理宿舍裡書桌下的垃圾桶,
所以開始觀察自己會在一星期所製造的垃圾種類和數量。
光是棉花和紙巾就佔了很多,還有紙張和水果皮、包裝milo飲料袋。
(誠然,我應該找辦法替代不能再循環的垃圾)
還未計算我沒有丟棄在這個小桶的其餘垃圾,單是我一個人,
一年的統計垃圾製造量就好可怕了。
於是決定執行More is less 理念在日常中。
(我認為More is less 或Less is more 是一樣的道理啦哈哈)
擁有的物品少一點,製造的垃圾也就少了;人也就容易知足。
衣物不必多,用的剛剛好,就好。
地球資源也是有限,不是嗎?
遠方好友立志站上更高更大的舞台
因為那樣就會有更大的號召力 影響更多人去愛護環境和小動物
營業着餐館和咖啡館或小店的好友長輩也使用著對環境友善的用具餐具以身作則。
以及對我說加油,支持我的理念的朋友也在關注著同樣課題做同樣的事。
人那麼渺小,可是我們每個人擁有的影響力是沒有辦法衡量的。
不止因為愛著的大自然,也是為被生而為人的自己添上更多有用價值。至少,不是一直在消耗地球,至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都有小小付出。
TIYO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