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 我在曼谷
Thursday, August 23, 2018
我從不真正傷心離開,因為來來去去,收穫成長又再歸來是我的必經之路。
一直都很清楚,不走出去,就會因為待在舒適區而忘了學習、我的夢想,只有走出去才能達成。
這一次媽媽說她也習慣了,我想起上次離家爸爸媽媽給的擁抱,其實深深感受到平時不會察覺的捨不得,所以最讓我放不下心的是表面說沒事的家人。
但這次媽媽挺開心我去的地方是個新目的地,是好事嘛,她說。
開拓視野,人生新旅程。
泰國說不上特別,卻是我從未踏足的地方,我希望可以在那裡,生活四個月的時光裡,融入那裡的生活,學習更多。
記得面試的時候,教授問為什麼要選擇交換學生計劃?
我第一句話就是because we only live
once. 我說完之後大家都笑了,但是也是對的嘛。
希望可以去交流,去看看,生物保育這個課題,在泰國是怎樣地被看待?
------------------------------------------------------------------
------------------------------------------------------------------
讀回去來之前的文字,我發現自己會在每個停留的地方尋找安逸的方式,我不喜歡緊湊,但這樣也容易讓自己忽略了一開始來的目的。
我得不斷提醒自己,來到某個地方的意義。
於是終於在泰國降落了。
這裡並不是位於曼谷的市中心,但也一樣繁忙。
我和繪畫在第一天下飛機時就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許多旅客,我們混在裡面,有著東南亞人獨特的面孔卻不停交替用著中文、廣東話、英文、偶爾玩鬧用學到的日語溝通,所以大概每個遇見的人都以為我們兩來自他們以為的國度。
有個中國小哥哥和我們搭話,說:你們的護照怎麼跟我們的不一樣?
我們笑著同步舉起護照,道:我們是馬來西亞人!
其實骨子裡,深深愛著馬來西亞。
下機之後因為有些懵,我們到處兜兜轉轉才順利過了關卡,找到行李,然後迅速去見來接我們的泰國Buddies。
他們是Liu和Dear,都曾經到過沙巴大學交換半年。
記得第一眼看見他們,兩個都是等到生無可戀的表情,手裡分別拿著手機和Ipad,打著UMS跑馬燈,大概在懷疑著兩個大馬同學是不是沒搭上飛機。
Liu和Dear都是非常棒的人。
我們一走出機場就被接上播著泰語歌的豪華包廂車,然後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抵達在Mahidol大學對街的宿舍 The Dearly Residence。
我們很快意識到,泰語溝通的重要性。因為櫃檯負責人完全不會英文,而這幾天我們進出,溝通上除了比手劃腳和微笑,就只有Sawadikah能用了。
啊,回到第一天抵達這裡的故事,幫我們解決登記事項和解釋房租和水電費的事項,放下行李之後替我們連接網絡和下載與泰國日常脫不了聯繫的Line聊天App,Liu和Dear耗費了許多時間陪伴我們,最後還帶我們到宿舍外的Food street走走,請我們吃了道地的食物。
隔天是Liu陪著我們辦理上課的手續、學生證之類的事項,一整個上午過去。之後的傍晚換作Dear和她的男友Koht還有來自汶萊的Zoubee帶我們去到了這裡的百貨公司購買電話卡,還買了蛋糕和小吃給繪畫一個生日驚喜。(儘管預想中的驚喜被我們兩個搞砸)
說起來,在泰國,飯卡是很重要的,無論是百貨公司的food court還是學校的cafeteria,都需要註冊永久性或一次性飯卡才能購買食物。
在這裡飯友算什麼,重要的是飯卡!- by 繪畫
Mahidol University裡,自行車和Tram是學生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不像沙巴大學因為範圍太大有巴士,我認為這樣直接與外圍接觸,沒有完全封閉的交通工具很有趣,吹著風,放鬆大腦觀察路上的人事物,像是小休了一般再下車繼續學習。
說起來,泰國人的生活步伐慢,上課也不會準時。
比如8點半的課,我和繪畫等到8點40分,教室裡還是只有我們兩個。
儘管如此,時間不是很大的事,因為經過兩天不同的課程,我非常喜歡在Mahidol上課時教授和學生互動的方式。我們因為是交換生自然會被教授特別關心,但也因為理科班上只有不到十個學生,我們可以很自在地和教授在課程中交談學習,或起身在白板上一起回答教授出的題目,並不是一直呆坐在椅子上聽教授說話。
我感受到,這裡是真正實行著Learning by doing這樣的理念。
除了在Salaya區域Main campus活動,我們每個星期也有一兩天需要搭乘Shuttle bus到Phayathai campus上課,那是一段1小時多的路程,從這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經過大大小小的建築,路過無數輛車子、摩托和嘟嘟車。
我時常望著窗外的事物,充滿了不了解意義的泰文,和吉隆坡一樣繁忙,但似乎多了些色彩和味道,提醒自己,我在泰國。
音樂是我的朋友、生活中的水分。
回到我在打字的現在,今天一開始就過得有些慵懶,下午才有課我們卻起得很早。繪畫決定睡回去,而我躺在床上戴上耳機,沉浸在歌詞曲子裡,腦海自動播放各種回憶經歷想像,然後我受不了了,起身打開筆電寫字。
播放列表是輕輕的歌,只有吉他或簡單旋律,從房東的貓到柯智棠,淡淡的愁,又似乎充滿希望。
我想起了Jason Marz的Have It All,也想起了一個隨著這歡快旋律輕輕擺動的身影。
但現在聽著的是房東的貓翻唱的鹿先森樂隊的《春風十里》。
我在鼓樓的夜色中,為你唱花香自來
在別處沉默相遇,和期待
飛機飛過,車水馬龍的城市
千里之外,不離開
讀到這裡的你,如果有心力,請一定要聽一聽這首歌。
看回去,我好像放下了很多東西,想也是。
人好像就一直走著,拿起、放下。 拿起來的時候生活有了意義,堅信這樣的執著很美;意識到需要放下的時候哭了一陣,但也因而發現自己真的獲得了些什麼。
我希望你也一樣。
在泰國生活的日子還要持續一段長日子,我會繼續感受,繼續寫,繼續分享。
走吧走吧,往前了,再回家。
TIYO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