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卸載了Instagram
Sunday, February 10, 2019![]() |
漸漸發現 越想收藏的瞬間 越不願拿出手機拍下 而是選擇當下感受了 |
算起來,我大概用了Instagram三四年了吧。
雖卸載了它,它卻仍舊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社交App。不是討厭Instagram,而是我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被它填滿,打開手機總是不自覺讓大拇指移向Insta Icon,無聊的時候即使是有正事的時候,大腦給我的指揮都是:打開手機,hmm選擇最輕鬆的Instagram吧。讓你可以逃離,讓你很快度過時間。
我就是那個失去控制的用戶,被控制的用戶。
可我的生活,我的思維,我的審美觀,我要自己控制。
你有沒有回看自己Profile的習慣?
沾沾自喜地看著經營許久的社交Profile,幾乎完美的排列順序,和忍不住想要分享給全世界的照片。真喜歡這個Instagram上的自己。
是,在此之前我讀過很多文章看過幾個影片,都有說過應該要分開社交網絡和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學習去在現實中交流。道理都懂,但是要實行起來,還真需要勇氣。
什麼時候認識到這樣的自己呢?
是我發現我連解釋都不敢,唯一可尋求的辦法是用story說話,然後不斷往回翻閱viewers,邊安慰自己他們懂的。可是現實告訴我,沒有,不是,很多事情都是我必須去面對踏出一步的。Instagram是最輕鬆卻也最不實際的管道。
什麼時候開始擔憂的呢?
是我發現自己在之前好幾次卸載之後不久就選擇下載回來,似乎沒辦法逃離這個社交平台。
所以必須給自己明確的理由,所以寫下這篇文章。
當我遇見了有趣的事,為何第一件想起來的,是把它拍下來發布出去?
當我傷心開心想說話,為何是想通過它讓很多很多人知道,然後期待得到想要的人的回應?
卸載了,就要面對最真實的自己了。
把想說的用嘴說出來,或寫出來,不再是打開Story發布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把想分享的分享給身邊的人,或電話聯絡簿裡會給予回應的人,不再是期望得到不熟悉的回應;
把生活好好藏起來過起來,不再是篩選性地讓大眾看到最完美的自己,讓他們揣想自己的美好生活,然後也揣想他人的美好生活。
甘,生活本來就有好有壞,我他麼的在給自己和他人營造錯覺,我不知覺要讓自己變成別人眼中的我,可是我竟沒有想過那是不是真正讓我活得舒服的我。
別喜歡社交網絡上的我,一點都不好玩。
要認識的話,就走入我的生活,或讓我走入你的生活。
如果用倒數的方式過生日,我猜想自己活到70歲的話,現在的我只剩下48年生命。
越長大,發現自己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上大學之後,生命似乎開始篩選模式,替我們和一些人說再見了。
這些天出門聚會,口頭禪都變成了自嘲式的:我沒有朋友了。
Instagram 上百followers,又有幾個是會認真看你的生活,給予回應的呢?
也許我們都是逃離不了寂寞,習慣在社交網絡上尋找存在感的年輕一代;
機會遍布網絡,希望在社交平台上做出輕鬆改變而有收穫的這一代。
卸載了,我要怎麼樣去看待自己的存在呢?
悄悄給自己個台階下,給自己兩個月的時間,也許會回歸,也許不會。
至少寫下理由之後,心竟一點後悔也沒有。He who has a why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如若你有想做的決定,就把理由明確寫下來吧。
願一切安好,新年快樂!
TIYO
0 comments